n137486

十七春秋守公正丹心一片护天平——记潼关县人民法院法官张小牛

在司法事业的星河中,总有追光者以信仰为帆、以担当为桨,在维护公平正义的航道上破浪前行。潼关县人民法院法官张小牛,便是这群法治实践者中的优秀代表。从初入法院的青涩新人,到成长为守护天平的中坚力量,他扎根审判一线17载,将青春与热血熔铸于每一份判决书、每一次庭审、每一场调解之中。

自踏上司法岗位,张小牛始终以“两个维护”为指引,心怀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、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,不计个人得失,一心扑在工作上。岁月的磨砺,不仅铸就了他过硬的专业素养,更让他收获了“全省法院办案标兵”“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”等荣誉,并荣立个人三等功。

面对疑难复杂案件,他以专业素养抽丝剥茧;面对群众诉求,他用温情司法传递法治温度。

在赵飞与孙红的婚约财产纠纷中,双方因10万元彩礼退还问题僵持不下。“家人辛苦为我攒下的彩礼,怎能说不还就不还?她花哪儿去了总得给个说法!”调解室内,赵飞攥着诉状情绪激动地追问。

“钱都用来筹备婚礼和日常开销了,现在让我一下子拿出十万,我上哪儿弄?”孙红红着眼圈反驳道。

面对剑拔弩张的局面,张小牛递上两杯水,语气平和地说:“二位先消消气,咱们坐下来算笔明白账。彩礼本意是祝福,现在缘分尽了,更该心平气和解决问题。”

他转向赵飞:“小伙子,即便情感破裂,也别让昔日甜蜜化作怨恨。”又对孙红说:“姑娘,赵飞家的难处也得体谅,咱们尽量协商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。”

经过4个小时的反复劝说,张小牛提出了折中建议:“根据实际情况,由孙红退还七成彩礼,既能弥补损失,也能缓解对方压力。”

最终,孙红哽咽着点头:“张法官说得在理,我凑一凑,尽快把7万元还上。”赵飞也松了口气:“行,就按您说的办,这事总算了了。”随着调解协议落笔,这场因彩礼引发的矛盾终于画上句号。

刚送走这对曾经的恋人,张小牛的办公桌上又摞起了新案卷。来自山东的农民工黄刚满脸愁容地走进法院——他在潼关某装修公司辛苦工作数月,却因未签订劳动合同、没有工资结算手续,被公司以“工程亏损”为由拒付报酬。

面对几乎“零证据”的困境,黄刚红着眼眶说:“家里困难也着急用钱,我总不能白干一场啊!”

另一边,装修公司负责人却大倒苦水:“项目确实赔钱,现在现金流紧张,不是故意拖欠!”

面对证据不足的困境和企业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,张小牛深知,这不仅是一场劳资纠纷,更是对司法智慧与担当的又一次考验。秉持着“既要护民生,也要促发展”的信念,他再次踏上了调解之路。

接下来的半个月里,他10余次往返公司、装修现场和黄刚暂住地,白天对照施工记录核算工程量,晚上查阅类似案例寻找突破口。

调解时,他向公司负责人严肃指出:“拖欠农民工工资不仅违反法律,一旦被列入失信名单,对企业信誉影响巨大。”最终,在他的努力下,装修公司一次性结清欠款,实现了案结事了。黄刚握着工资条激动地说:“张法官,您真是我们打工人的靠山!”这场劳资纠纷的圆满化解,正是张小牛践行“司法为民”的生动写照。

“小案件里有大民生,法官办案不仅要定分止争,更要让群众感受到司法温度。”张小牛始终将“案结事了人和”作为工作目标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司法为民”的深刻内涵。对他而言,一天开两三个庭、调解三四起案件,傍晚还在修改判决书,早已成为工作常态。参加工作至今,他累计办结案件近2400件,调撤率超70%;2024年,他办结案件276件,调撤率超75%,结案数及调撤率均位居潼关法院首位。

在培养年轻法官干警方面,张小牛同样不遗余力。日常办案时,他毫无保留地传授庭审把控、法律适用、调解技巧等经验;面对复杂案件,他带领年轻干警梳理证据、撰写文书,手把手培养他们严谨的法律思维;调解现场,他用温和坚定的话语化解矛盾,让年轻干警在实战中领悟司法智慧。此外,他还定期组织案例研讨,鼓励年轻干警各抒己见、共解难题,让司法为民的理念在传承中不断升华。

十七年如一日,张小牛用坚守与热爱,在司法一线书写着公平正义的动人篇章,成为群众心中“有温度、有力量”的人民法官。(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)